• <xmp id="iuwu4"><legend id="iuwu4"></legend>
  • 什么是RFID

    2019年7月11日 15:43
    ?瀏覽量:0
    ?收藏

    NO.01

   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,即射頻識別。射頻識別技術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興起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。

    此自動識別技術是一項利用射頻信號通過空間耦合(交變磁場或電磁場)實現無接觸信息傳遞并通過所傳遞的信息達到識別目的的技術。
    簡單來說就是無接觸識別,其與無線電技術的主要區別是射頻識別技術無需電源,無需能源驅動設備,能夠主動發送自身儲存信息。

    常見的以RFID技術為核心的商業產品有感應式電子晶片或近接卡、感應卡、非接觸卡、電子標簽、電子條碼等等。

     

    NO.02

    射頻識別技術的發展史,了解一下!
    1940-1950年:雷達的改進和應用催生了射頻識別技術,1948年奠定了射頻識別技術的理論基礎。
    1950-1960年:早期射頻識別技術的探索階段,主要處于實驗室實驗研究。
    1960-1970年:射頻識別技術的理論得到了發展,開始了一些應用嘗試。
    1970-1980年:射頻識別技術與產品研發處于一個大發展時期,各種射頻識別技術測試得到加速。出現了一些最早的射頻識別應用。
    1980-1990年:射頻識別技術及產品進入商業應用階段,各種規模應用開始出現。
    1990-2000年:射頻識別技術標準化問題日趨得到重視,射頻識別產品得到廣泛采用,射頻識別產品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。
    2000年后:標準化問題日趨為人們所重視,射頻識別產品種類更加豐富,有源電子標簽、無源電子標簽及半無源電子標簽均得到發展,電子標簽成本不斷降低,規模應用行業擴大。

     

    NO.03

    RFID射頻識別技術在低頻、高頻、超高頻中的應用和國際標準
    一、低頻(從125KHz到134KHz)
    特性:
    1. 工作在低頻的感應器的一般工作頻率從120KHz到134KHz, TI 的工作頻率為134.2KHz。該頻段的波長大約為2500m.
    2. 除了金屬材料影響外,一般低頻能夠穿過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讀取距離。
    3. 工作在低頻的讀寫器在全球沒有任何特殊的許可限制。
    4.低頻產品有不同的封裝形式。好的封裝形式就是價格太貴,但是有10年以上的使用壽命。
    5.雖然該頻率的磁場區域下降很快,但是能夠產生相對均勻的讀寫區域。
    6.相對于其他頻段的RFID產品,該頻段數據傳輸速率比較慢。
    7.感應器的價格相對與其他頻段來說要貴。
    主要應用:
    1. 畜牧業的管理系統
    2. 汽車防盜和無鑰匙開門系統的應用
    3. 馬拉松賽跑系統的應用
    4. 自動停車場收費和車輛管理系統
    5. 自動加油系統的應用
    6. 酒店門鎖系統的應用
    7. 門禁和安全管理系統
    符合的國際標準:
    a) ISO 11784 RFID畜牧業的應用-編碼結構
    b) ISO 11785 RFID畜牧業的應用-技術理論
    c) ISO 14223-1 RFID畜牧業的應用-空氣接口
    d) ISO 14223-2 RFID畜牧業的應用-協議定義
    e) ISO 18000-2 定義低頻的物理層、防沖撞和通訊協議
    f) DIN 30745 主要是歐洲對垃圾管理應用定義的標準
    二、高頻(工作頻率為13.56MHz)
    1. 工作頻率為13.56MHz,該頻率的波長大概為22m。
    2. 除了金屬材料外,該頻率的波長可以穿過大多數的材料,但是往往會降低讀取距離。感應器需要離開金屬一段距離。
    3. 該頻段在全球都得到認可并沒有特殊的限制。
    4. 感應器一般以電子標簽的形式。
    5. 雖然該頻率的磁場區域下降很快,但是能夠產生相對均勻的讀寫區域。
    6. 該系統具有防沖撞特性,可以同時讀取多個電子標簽。
    7. 可以把某些數據信息寫入標簽中。
    8. 數據傳輸速率比低頻要快,價格不是很貴。
    主要應用:
    1. 圖書管理系統的應用
    2. 瓦斯鋼瓶的管理應用
    3. 服裝生產線和物流系統的管理和應用
    4. 三表預收費系統
    5. 酒店門鎖的管理和應用
    6. 大型會議人員通道系統
    7. 固定資產的管理系統
    8. 醫藥物流系統的管理和應用

    9. 智能貨架的管理

    符合的國際標準:

    a) ISO/IEC 14443 近耦合IC卡,最大的讀取距離為10cm.
    b) ISO/IEC 15693 疏耦合IC卡,最大的讀取距離為1m.
    c) ISO/IEC 18000-3 該標準定義了13.56MHz系統的物理層,防沖撞算法和通訊協議。
    d) 13.56MHz ISM Band Class 1 定義13.56MHz符合EPC的接口定義。
    三、超高頻(工作頻率為860MHz到960MHz之間)
    1. 在該頻段,全球的定義不是很相同-歐洲和部分亞洲定義的頻率為868MHz,北美定義的頻段為902到905MHz之間,在日本建議的頻段為950到956之間。該頻段的波長大概為30cm左右。
    2. 目前,該頻段功率輸出目前統一的定義(美國定義為4W,歐洲定義為500mW)。 可能歐洲限制會上升到2W EIRP。
    3. 甚高頻頻段的電波不能通過許多材料,特別是水,灰塵,霧等懸浮顆粒物資。相對于高頻的電子標簽來說,該頻段的電子標簽不需要和金屬分開來。
    4. 電子標簽的天線一般是長條和標簽狀。天線有線性和圓極化兩種設計,滿足不同應用的需求。
    5. 該頻段有好的讀取距離,但是對讀取區域很難進行定義。

    6. 有很高的數據傳輸速率,在很短的時間可以讀取大量的電子標簽。

    主要應用:
    1. 供應鏈上的管理和應用
    2. 生產線自動化的管理和應用
    3. 航空包裹的管理和應用
    4. 集裝箱的管理和應用
    5. 鐵路包裹的管理和應用
    6. 后勤管理系統的應用

    符合的國際標準:
    a) ISO/IEC 18000-6 定義了甚高頻的物理層和通訊協議;空氣接口定義了Type A和Type B兩部分;支持可讀和可寫操作。
    b) EPCglobal 定義了電子物品編碼的結構和甚高頻的空氣接口以及通訊的協議。例如:Class 0, Class 1, UHF Gen2。
    c) Ubiquitous ID 日本的組織,定義了UID編碼結構和通信管理協議。
    一套完整 RFID系統由 Reader 與 Transponder 兩部份組成 ,其動作原理為由 Reader 發射一特定頻率之無限電波能量給Transponder,用以驅動Transponder電路將內部之ID Code送出,此時Reader便接收此ID Code。 Transponder的特殊在于免用電池、免接觸、免刷卡故不怕臟污,且晶片密碼為世界唯一無法復制,安全性高、長壽命。

     

    NO.04

    RFID的應用非常廣泛,目前典型應用有動物晶片、汽車晶片防盜器、門禁管制、停車場管制、生產線自動化、物料管理。

    RFID標簽以功耗分類可以分為兩種:有源標簽和無源標簽。

    來自網絡資源

    五月激情综合网 人妻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1在线免费视频 精品九九人人做人人爱 精品色欧美色国产一区国产
  • <xmp id="iuwu4"><legend id="iuwu4"></legend>